您好!欢迎访问 乐鱼体育官网登录平台-乐鱼官方网页版 官方网站
产品展示
联系方式

contact us

浙商突围--关于“浙江制造”的营销学观察(上)

时间: 2024-07-07 22:31:30 |   作者: 拉链头

  2003年10月,新出版的华东六省一市地图和交通旅游图发生了一些变化,除了新添了刚刚修通的各级公路,在浙江温州永嘉县的位置还专门标注了“中国拉链之乡”的名称,浙江以及温州的各媒体网站都发布了这一消息。

  到2002年底,永嘉桥头镇的拉链生产企业达213家,产值达15亿元,占全国市场占有率的8%。此外,数百公里之外的浙江义乌更是了得,拉链企业共270多家,设备装备量占全国的41%,产量占全国的27%。温州和义乌两地的拉链产业经过20多年的培育和发展,在全国乃至世界服装市场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两地的拉链企业主要是为外国服装采购商和品牌商做配套,拉链出口包括间接出口约占总产量的80%左右。通过透视浙江拉链行业OEM企业的现状,得以管中窥豹地了解浙江OEM块状经济的问题。

  1974年生效的《多种纤维协定》(Multi-FiberArrang ement,MFA)将于2005年分阶段完全解除,困扰中国服装出口企业多年的配额问题将自行消失,这标志着中国服装行业将与世界其他各国在平等的条件下竞争,对于拉链行业来说无疑是大大的利好。而业内的许多人却高兴不起来。

  温州拉链商会副秘书长张开明说,在温州大大小小的300多家拉链企业中,年产值超过千万元的大企业只有20多家,义乌年产值超亿元的企业只有3家,而临近的江苏如皋和上海等地却有好几家产值超亿元的大企业。没有规模较大的领导企业带动,这些家庭作坊式的小企业很难在设计、销售和管理等方面联起手来,实现产业升级。

  2002年2月,拉链行业的惟一一块“中国驰名商标”授予了福建浔江拉链公司SBS商标,没有浙江企业的份。尽管浙江是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拉链产业基地,尽管浙江有中国拉链之乡的美誉,环顾浙江地区却找不出一家在国内和世界市场上有一定影响力的名牌企业。

  记者问:“浙江拉链是中国最大、也差不多是世界最大的基地了,但是为什么中国驰名商标却给了福建的企业?是不是因为你们的品牌……”

  企业负责人答:“我们有品牌,我们的品牌早就被评上了‘金华市驰名商标’,还有‘浙江省驰名商标’。”

  缺乏名牌规模企业在设计和技术等方面的拉动,直接引发了义乌和桥头镇生产的拉链以中低档的大路货为主,在拉链颜色、镀层效果、光泽度、附色力、防锈材料等技术上与顶尖的生产商之间有着很大的差距。日本吉田公司生产的YKK拉链一米能卖到15美金左右,而义乌生产的拉链一米只能卖到7角人民币左右!

  “日本吉田公司生产的YKK拉链一米能卖到15美金左右,而义乌生产的拉链一米只能卖到7角人民币左右!”

  “在杭州一家五星级饭店门口,一溜停放着六七辆豪华‘大奔’,30多位来自我省及全国的拉链企业老总谈论着一个沉重的话题:拉链业正潜伏着一场与专利有关的生死之战。”

  这是刊登在《浙江经济报》的一篇文章的开头。“豪华大奔”与“专利之战”形成了两个对比鲜明的关键词。这场专利之战的敌方就是前文提到的日本YKK公司。YKK公司是世界拉链行业的领导者。它成立于 1934年,在世界59个国家和地区拥有121家分公司。这样一个世界拉链巨头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踏进中国,在上海等地设有分厂。

  目前中国已申请的与拉链有关的专利共670项,其中发明专利198个,而日本YKK就占了146项,占74%;外观专利日本YKK也占总数的45%。

  中国拉链协会会长、温州和合实业公司董事长黄松桂对此忧心忡忡:“日本公司的专利已经占领了拉链技术的许多制高点,形成了一个全面的保护系统,一旦我们成为他们市场上真正的对手,其专利随时有可能封杀我们。”

  义乌拉链商会一位人士颇为担心地指出,国内拉链产业除具有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外,其他如信息管理、技术管理几乎无优势可言。外企如再举起专利大棒,不啻于雪上加霜,因为不少拉链企业连“专利是什么都搞不清楚”。

  前文提到义乌拉链企业的设备装备量占全国的41%,而生产量占全国的27%,恰恰反映了浙江拉链产业资金重复投入、资源浪费现象之严重。据估计,2003年温州拉链产业由于重复投入和资源浪费造成的损失达到了7亿元人民币,约占2003年温州拉链总产值的30%左右!

  世界最大的拉链制造企业目前在世界40多个国家设有60多个工厂从事拉链生产,年营业收入超过了30亿美元,温州拉链行业加起来年产值都只有25亿人民币,不及它的一个零头,根本没办法与之抗衡。

  本刊记者在探访义乌的小型拉链企业时发现,很多家庭作坊式、投资仅仅十几万元的小厂都配有拉链布料染色坊和模具制造车间,是名副其实的“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各个工厂为了请到懂技术、懂设备的高级技工,纷纷跑到杭州、上海等地高薪抢人才,而淡季时整个行业又会出现大量的设备和人工闲置的现象。近年来,浙江拉链行业各企业产品同质化现象很严重,成本一直上升的同时,企业间不断打价格战,块状经济内的产业整合是当务之急!

  义乌拉链行业协会曾有意识地在一次行业会议中提起“联合”这个议题,但很多企业对此反应十分冷漠。义乌拉链协会有关负责人认为,目前义乌拉链依托义乌小商品市场,暂时不愁货销不出去,日子都过得比较惬意,衣食无忧,谁也不会自找麻烦。只有当企业生存不下去了,大家也许才会萌生“联合”之念。

  几年前,义乌四个生产无缝内衣最有实力的企业家联合起来成立了一家名为“超亿内衣”的企业,他们每人出资购买了十几台当时最先进的电脑内衣生产机。这家企业如果顺利发展下去,肯定能诞生出浙江乃至中国最大的内衣品牌企业。

  但是,在电脑内衣机运到的第一天,四个人就在各自出资购买的机器上刻上了自己的名字。不仅如此,他们每人手里都有一定的客户资源,但谁都不愿意和合作伙伴共享。哪家企业接到了订单,一定会安排在自己出资购买的内衣机上生产。不到半年,这家本来众人十分看好的内衣企业就解散了,每位企业家都把电脑内衣机搬回自己的工厂。

  记者在诸暨大唐镇采访当地为制袜企业做配套的小企业主时,他们坦言,亲属和朋友之间互相供供货,订单做不过来帮帮忙可以。如果要联手合资的话,太麻烦”!

  我们认为,在浙江,OEM的模式隐忧频现。浙江制造的持续发展一定也只能依托于全面创新战略——以主动实现浙江制造业由价格竞争向设计、制造、营销、服务、品牌等国际竞争的转型。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